关于做好我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国际项目参赛邀请的通知

发布者:刘海菊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24

关于做好我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国际项目参赛邀请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教高函〔2025〕7号)精神,持续发挥“百国千校千万人”大平台作用,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创新盛会,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现将我校的大赛国际项目参赛邀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

国际参赛项目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高教主赛道按参赛学校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划分的一个重要类别。该项目主要通过国内高校邀请国外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参赛。鼓励邀请世界著名高校推荐优秀项目参赛。请我校相关学院和师生积极邀请国外院校报名参赛。总体要求如下:

1.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具体参赛项目类型可咨询邀请的中国高校或大赛海外合办赛伙伴。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须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项目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一经发现即刻取消参赛资格、所获奖项,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应选择符合要求的组别报名参赛。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往年大赛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4.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二、参赛方式

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2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参赛团队所有成员须为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下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根据团队负责人的国外院校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国外院校是指设立在国外、有独立办学资质、可独立授予学生国外学历或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及专科院校。具有国外院校学籍是指已在国外院校注册且具备获授国外院校学历或学位的资格。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请各单位指导参赛项目填报参赛类型。

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一)本科生组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5年4月26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须均为在校本科生或专科生。

2.创业组。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2025年4月26日前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在校本专科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本专科学生。

(二)研究生组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5年4月26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

2.创业组。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2025年4月26日前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研究生学历学生。

三、参赛报名

1.国际参赛项目请登录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https://www.pilcchina.org/)注册报名并提交参赛材料。报名系统的开放时间为北京时间2025年6月16日0点,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5年7月15日24点。在报名系统中,需将我校填写为推荐高校: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同时,请项目负责人和指导老师加入我校大赛报名qq群(群号813450336)。

2.参赛项目必须提供PPT形式的商业计划书,可自行选择是否提供Word形式的商业计划书或1分钟视频作为辅助资料。为便于评审,所提交的商业计划书请转换为PDF格式再行上传。

3.为便于审核参赛资格,所有参赛团队成员必须在报名截止日期前提交学籍学历证明或持股证明。有指导教师的团队,须同时在报名系统填报指导教师信息。

4.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语言需求,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四、赛事安排

国际参赛项目参加今年大赛高教主赛道比赛,与高教主赛道中国大陆参赛项目和中国港澳合地区参赛项目同场评审,分类排名。按照资格审核、网络评审、现场比赛三个阶段,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

1.参赛邀请(2025年5月-6月15日):各学院以及师生校向国外合作院校发出正式邀请函,确认汇总拟参加今年大赛的国际参赛项目,并填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国际参赛邀请情况汇总表》(附件),并于6月20日前发送至我校指定电子邮箱(523731421@qq.com),由教务处汇总后报送大赛组委会。

2.资格审核(2025年7月16日-7月31日)。针对评审规则涉及的主要评审要点,大赛组委会对报名的国际项目的参赛资格和材料完备性进行审核。

3.网络评审(2025年8月1日-8月15日)。对资格审核合格的项目进行多轮网络评审,其中最后一轮为总决赛评审。

4.现场比赛(2025年9月)。总决赛评审的优胜项目参加大赛总决赛的现场比赛。如无法现场参赛,总决赛的答辩评审将以线上路演方式进行。

大赛评审规则和更多说明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或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https://www.pilcchina.org/)查看具体内容。

五、其他事宜

为了更好组织和管理我校推荐的参赛项目,各报名团队请于6月20日(北京时间)16:00前将项目PPT(英文版,PDF格式)和参赛邀请情况汇总表(附件)发送邮箱523731421@qq.com,学校将根据报名情况和评审情况,设校级金奖、银奖、铜奖若干。

请各学院积极邀请符合参赛学生资源,重点动员国外名校学生、即将入职我校的国外高校博士生、近几年来校入职的国外高校博士、近几年毕业出国就读的学生报名,尽早组建团队,按照要求准备项目PPT材料及相关佐证材料。


六、联系人

联系人:孙玉宝025-58731417、任团伟025-58731344

邮 箱:523731421@qq.com

教务处 创新创业学院(藕舫学院)

2025年5月20日